围绕社会发展科技领域提出研发项目需求,研究内容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产品及应用示范为主。具体领域研究方向详见附件1。
(一)各省级相关部门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组织报送涉及本行业和领域需要科技支撑的相关研发需求。
(二)各市(州)科技部门重点围绕厅市(州)会商和科技工作会谈明确的重点任务,提出相关项目建议。
(三)中央驻川单位、省内重点科研单位重点围绕落实“十四五”国家和省相关规划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出相关研发需求。
2021-04-21
(一)省内重点科研单位提出的研发需求,由行业主管部门汇总后统一报送科技厅。
(二)各市(州)科技部门要对收集到的项目建议进行审核,充分研究汇总后报送科技厅,原则上每个市(州)提出项目建议不超过5项。
(三)各个中央驻川单位可直接向科技厅推荐项目需求,每家单位推荐项目需求不超过5项。
(四)不受理单位或企业(中央驻川单位除外)直接提交的项目需求,请按归属地提交推荐单位或各市(州)科技部门汇总上报。
(五)推荐单位为科技厅的高校院所可以直接上报。
(六)请严格按照《项目需求征集参考模板》(附件2)填写项目需求,于5月6日18:00前将加盖公章的扫描件及电子文档发送至邮箱,纸质件报送
2021-04-21
1.医药
1.1创新药物
1.2医疗器械
2.人口健康
3.中医药
3.1中医
3.2中药
4.资源综合利用
5.生态保护
6.环境污染治理
7.安全
7.1食品安全
7.2生产安全
7.3公共安全
7.4防灾减灾
8.智慧城市
9.优质白酒
10.文化旅游
11.应对气候变化(含绿色建筑)
12.其他
2021-04-21
2021-11-05-FJ/项目需求征集参考模板.doc
2021-04-21
(该指南在线填写“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申报书”。指南咨询:贺婧 028-86657015)
总体绩效目标:力争突破医药健康、中医药、生态环保、安全、文化旅游等领域关键技术60项以上,开展科技试点示范50项以上,申请专利200项以上,获得授权30项以上。
资金支持方式: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实施周期:实施周期2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
支持方向和重点:
(一)创新药物。
1.面上项目。
支持生物药、化学药、新药研发共性技术研究。
有关说明: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
(二)医疗器械。
1.面上项目。
支持体外诊断试剂、低温条件下可使用的手持测温仪、手术器械、中医药装备研发,开发创新型医用成像、医用诊察和监护、医用康复器械。
有关说明: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
(三)人口健康。
1.颌骨畸形人工智能数字化诊断与手术设计系统的构建与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颌骨畸形诊断与正颌手术设计与效果分析系统,开展诊断评估、治疗方案设计、手术定位颌板(导板)设计,研究贯穿整个畸形诊疗流程的人工智能诊疗算法和模块化的诊疗设计。对颌骨畸形诊疗人工智能诊疗算法进行可行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验证,为实现颌骨畸形的智能化、自动化诊断与正颌手术设计提供基础实验依据。
考核指标:突破颌骨畸形智能数字化诊疗设计关键技术点3个:自动头颅CT数据三维重建并智能标记测量标志点,自动颌骨牙列分割并匹配,智能设计切骨线与颌骨移动,智能正颌手术导板设计。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形成智能手术设计与效果分析系统产品1套,编写相关专著1部,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开展该领域智能数字化诊疗指导应用示范不少于3个。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2.口腔白斑病免疫治疗研究。
研究内容:口腔潜在恶性白斑病的全身及病损局部免疫状态、与病理分级和预后的相关性;探索口腔白斑病局部/全身免疫治疗的可行性及关键分子靶点;建立适宜的口腔白斑病免疫治疗方案及临床实践指南。
考核指标:阐明口腔白斑病免疫治疗及分子机制可行性,制定适宜治疗方案1套,形成口腔白斑病防治新策略,并开展示范应用。公开发表论文3-5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授权专利转化实施1项。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3.免疫靶向调节组织工程材料介导炎性破坏后牙种植体周组织愈合的研究。
研究内容:基于炎性破坏牙种植体周免疫调节手术结果,结合种植位点角化组织评价情况及牙周炎重度骨吸收种植愈合组织临床单细胞测序数据,建立病理空间组织图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改性免疫调节骨修复材料。研发国产改性免疫调节多酚改性角化再生材料、多层图案可调角化再生材料、直径可调再生材料。建立炎性破坏后牙种植体周组织愈合的新策略。
考核指标:设计、制备、验证不少于6种促角化组织愈合的组织再生材料,性能指标满足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并具有效应T细胞诱导能力及免疫调节性能,整合已有数据构建空间测序图谱4个。公开发表论文2-4篇,申请发明专利2-4项。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4.危重症孕产妇早期识别与诊疗救治体系建设。
研究内容:以国家妇幼卫生监测平台为依托,调查分析区域危重症孕产妇疾病谱、发生率及救治现状,初步建立区域危重症孕产妇监测评价体系,包括:保健规范、早期识别方案、预警机制、规范诊疗救治体系。深入开展孕产妇危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集成创新诊疗技术。建设省级危重症孕产妇早期识别与诊疗救治闭环体系及示范平台,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支撑。
考核指标:建立区域危重症孕产妇监测评价改进体系;制订区域危重症孕产妇防控指南;发表危重症孕产妇疾病谱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不少于2篇、集成创新诊疗技术1项;建设危重孕产妇早期识别与诊疗救治闭环体系及示范平台1-2个。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5.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控体系构建及规范管理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规范的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方案,提高VTE规范预防率,研发中国孕产妇VTE风险预测模型及数字化信息平台,并设计预警监控系统,建立VTE质量监测及评价机制,开展VTE相关适宜技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规范孕产妇VTE临床管理流程,构建VTE防控管理体系,制定相关临床指南1-2项;建立中国孕产妇VTE的风险预测模型、四川省孕产妇VTE的数字化信息平台、预警监控系统,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开展应用示范1-2项。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6.新生儿重要器官损伤的机制及临床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新生儿危重症,采集脐血、新生儿体液等生物学样本,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寻找导致新生儿危重症的常见易感基因。建立相应器官损伤动物模型,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为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研究危重症新生儿的重要器官功能损伤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
考核指标:发现导致危重症新生儿重要器官损伤的常见易感基因,及其相关临床表现。构建危重症新生儿重要器官损伤的动物模型,阐明发病机制,并结合临床发现关键治疗靶点。制定危重症新生儿重要器官损伤的循证指南1-2部,申请发明专利1-2项,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7.肿瘤及其治疗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和保护策略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中国男性高发恶性肿瘤及放疗、化疗等治疗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建立动物模型研究肿瘤及其治疗对雄性生育力的影响;探索其分子调控机制和关键信号通路;筛选保护或挽救男性生育力的靶点;探索精子优化和冷冻保存等关键技术;制定精准的患者生育力保护策略。
考核指标:明确肿瘤及其治疗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阐明其分子调控机制和关键信号通路;获得保护或挽救男性生育力的候选靶点,建立精子优化和冷冻保存关键技术。公开发表论文2-3篇;申请发明专利2-3项,授权专利1项。制定男性生育力保存策略,并开展应用示范。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8.恶性肿瘤中非编码RNA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肺癌等恶性肿瘤,以非编码RNA为切入点,综合运用体外、细胞和动物模型,挖掘一批在肿瘤演进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非编码RNA分子,明确非编码RNA在肿瘤生物学的重要功能,阐明非编码RNA—蛋白质复合机器在表观遗传、转录后或翻译后等多维层面调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化学生物学等方法,获得特异性高、抗肿瘤效果好的活性物质,发现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和新标志物,为肿瘤精准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方法。
考核指标:鉴定出4-6个在肿瘤中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非编码RNA分子,阐明非编码RNA—蛋白质复合机器在肿瘤中的调控网络,发现2-4种抗肿瘤效果良好的活性物质。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申请发明专利2-4项。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9.肿瘤放射外科精准化解决方案及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围绕肿瘤放射外科精准化技术需求,系统研究肿瘤放射外科的分子生物/免疫/病理学基础和优化策略、多模态影像引导技术,适用于放射外科治疗的先进算法、质控技术和标准。应用5G和区块链技术,建立放射外科治疗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平台。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肿瘤放射外科临床共识和路径。建成放射外科智能化、精准化的研究基地和临床转化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放射外科影像引导、核心算法及质控关键技术2个;形成肿瘤放射外科治疗远程服务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各1个;提出放射外科治疗临床共识和路径1套。申请专利不少于3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个,建立肿瘤放射外科治疗技术应用示范点1-2个,覆盖区域人群300万以上。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10.食管癌精准筛查和分层治疗体系建设策略研究。
研究内容:基于人口统计学、血液学检验、医学影像、生活行为、测试量表等多维度特征,研究食管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构建早期诊断模型;结合上消化道内镜技术,在省内不少于5个癌症防治项目点开展高危人群筛查;研究食管癌患者预后和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可能干预靶点;构建具有我省区域特征的一体化、多学科、全周期的食管癌精准诊疗体系,并推广应用,产生示范效应。
考核指标:建立食管癌综合性筛查、诊疗体系,形成专家共识或临床指南1项,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3-5项,培养一批相关人才及团队。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11.人脑胶质瘤空间转录组资源库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脑胶质瘤空间转录组生物信息分析模式,包括对脑胶质瘤微环境,胶质瘤发生发展等关键机制。建立人脑胶质瘤样本的收集和保存规范化流程,建立胶质瘤PDX模型,建立满足国际相关标准的胶质瘤原代细胞系。
考核指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脑胶质瘤空间转录组测序分析模式,培养多株人脑胶质瘤细胞系,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制定适宜推广的人脑胶质瘤原代细胞系培养技术规范;授权专利转化实施2项以上,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依托产业基地规模培养人脑胶质瘤原代细胞系并向社会推广应用。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12.骨与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关键机制和治疗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软骨细胞衰老和代谢失衡调控在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筛选出新的骨关节炎早期有效干预靶点,并在开展新型骨关节温控水凝胶靶向药物制备和临床转化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基础上探索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修复策略。研究防治骨与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优势物理治疗技术与关键治疗参数,以及优势技术治疗骨与关节退行性病变的生物学效应与治疗作用,建立关键物理治疗技术体系及应用示范标准。
考核指标:阐明软骨细胞衰老和代谢失衡调控在骨关节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机制,优势物理治疗技术干预骨与关节退行性病变的疗效与机制。突破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温控水凝胶靶向药物制备的关键技术1-2项;研发具有自
2021-07-19
总体绩效目标:力争突破医药健康、中医药、生态环保、安全、文化旅游等领域关键技术60项以上,开展科技试点示范50项以上,申请专利200项以上,获得授权30项以上。
资金支持方式: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实施周期:实施周期2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
支持方向和重点:
(一)创新药物。
1.面上项目。
支持生物药、化学药、新药研发共性技术研究。
有关说明: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
(二)医疗器械。
1.面上项目。
支持体外诊断试剂、低温条件下可使用的手持测温仪、手术器械、中医药装备研发,开发创新型医用成像、医用诊察和监护、医用康复器械。
有关说明: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
(三)人口健康。
1.颌骨畸形人工智能数字化诊断与手术设计系统的构建与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颌骨畸形诊断与正颌手术设计与效果分析系统,开展诊断评估、治疗方案设计、手术定位颌板(导板)设计,研究贯穿整个畸形诊疗流程的人工智能诊疗算法和模块化的诊疗设计。对颌骨畸形诊疗人工智能诊疗算法进行可行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验证,为实现颌骨畸形的智能化、自动化诊断与正颌手术设计提供基础实验依据。
考核指标:突破颌骨畸形智能数字化诊疗设计关键技术点3个:自动头颅CT数据三维重建并智能标记测量标志点,自动颌骨牙列分割并匹配,智能设计切骨线与颌骨移动,智能正颌手术导板设计。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形成智能手术设计与效果分析系统产品1套,编写相关专著1部,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开展该领域智能数字化诊疗指导应用示范不少于3个。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2.口腔白斑病免疫治疗研究。
研究内容:口腔潜在恶性白斑病的全身及病损局部免疫状态、与病理分级和预后的相关性;探索口腔白斑病局部/全身免疫治疗的可行性及关键分子靶点;建立适宜的口腔白斑病免疫治疗方案及临床实践指南。
考核指标:阐明口腔白斑病免疫治疗及分子机制可行性,制定适宜治疗方案1套,形成口腔白斑病防治新策略,并开展示范应用。公开发表论文3-5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授权专利转化实施1项。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3.免疫靶向调节组织工程材料介导炎性破坏后牙种植体周组织愈合的研究。
研究内容:基于炎性破坏牙种植体周免疫调节手术结果,结合种植位点角化组织评价情况及牙周炎重度骨吸收种植愈合组织临床单细胞测序数据,建立病理空间组织图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改性免疫调节骨修复材料。研发国产改性免疫调节多酚改性角化再生材料、多层图案可调角化再生材料、直径可调再生材料。建立炎性破坏后牙种植体周组织愈合的新策略。
考核指标:设计、制备、验证不少于6种促角化组织愈合的组织再生材料,性能指标满足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并具有效应T细胞诱导能力及免疫调节性能,整合已有数据构建空间测序图谱4个。公开发表论文2-4篇,申请发明专利2-4项。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4.危重症孕产妇早期识别与诊疗救治体系建设。
研究内容:以国家妇幼卫生监测平台为依托,调查分析区域危重症孕产妇疾病谱、发生率及救治现状,初步建立区域危重症孕产妇监测评价体系,包括:保健规范、早期识别方案、预警机制、规范诊疗救治体系。深入开展孕产妇危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集成创新诊疗技术。建设省级危重症孕产妇早期识别与诊疗救治闭环体系及示范平台,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支撑。
考核指标:建立区域危重症孕产妇监测评价改进体系;制订区域危重症孕产妇防控指南;发表危重症孕产妇疾病谱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不少于2篇、集成创新诊疗技术1项;建设危重孕产妇早期识别与诊疗救治闭环体系及示范平台1-2个。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5.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控体系构建及规范管理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规范的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方案,提高VTE规范预防率,研发中国孕产妇VTE风险预测模型及数字化信息平台,并设计预警监控系统,建立VTE质量监测及评价机制,开展VTE相关适宜技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规范孕产妇VTE临床管理流程,构建VTE防控管理体系,制定相关临床指南1-2项;建立中国孕产妇VTE的风险预测模型、四川省孕产妇VTE的数字化信息平台、预警监控系统,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开展应用示范1-2项。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6.新生儿重要器官损伤的机制及临床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新生儿危重症,采集脐血、新生儿体液等生物学样本,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寻找导致新生儿危重症的常见易感基因。建立相应器官损伤动物模型,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为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研究危重症新生儿的重要器官功能损伤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
考核指标:发现导致危重症新生儿重要器官损伤的常见易感基因,及其相关临床表现。构建危重症新生儿重要器官损伤的动物模型,阐明发病机制,并结合临床发现关键治疗靶点。制定危重症新生儿重要器官损伤的循证指南1-2部,申请发明专利1-2项,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7.肿瘤及其治疗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和保护策略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中国男性高发恶性肿瘤及放疗、化疗等治疗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建立动物模型研究肿瘤及其治疗对雄性生育力的影响;探索其分子调控机制和关键信号通路;筛选保护或挽救男性生育力的靶点;探索精子优化和冷冻保存等关键技术;制定精准的患者生育力保护策略。
考核指标:明确肿瘤及其治疗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阐明其分子调控机制和关键信号通路;获得保护或挽救男性生育力的候选靶点,建立精子优化和冷冻保存关键技术。公开发表论文2-3篇;申请发明专利2-3项,授权专利1项。制定男性生育力保存策略,并开展应用示范。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8.恶性肿瘤中非编码RNA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肺癌等恶性肿瘤,以非编码RNA为切入点,综合运用体外、细胞和动物模型,挖掘一批在肿瘤演进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非编码RNA分子,明确非编码RNA在肿瘤生物学的重要功能,阐明非编码RNA—蛋白质复合机器在表观遗传、转录后或翻译后等多维层面调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化学生物学等方法,获得特异性高、抗肿瘤效果好的活性物质,发现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和新标志物,为肿瘤精准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方法。
考核指标:鉴定出4-6个在肿瘤中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非编码RNA分子,阐明非编码RNA—蛋白质复合机器在肿瘤中的调控网络,发现2-4种抗肿瘤效果良好的活性物质。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申请发明专利2-4项。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9.肿瘤放射外科精准化解决方案及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围绕肿瘤放射外科精准化技术需求,系统研究肿瘤放射外科的分子生物/免疫/病理学基础和优化策略、多模态影像引导技术,适用于放射外科治疗的先进算法、质控技术和标准。应用5G和区块链技术,建立放射外科治疗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平台。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肿瘤放射外科临床共识和路径。建成放射外科智能化、精准化的研究基地和临床转化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放射外科影像引导、核心算法及质控关键技术2个;形成肿瘤放射外科治疗远程服务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各1个;提出放射外科治疗临床共识和路径1套。申请专利不少于3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个,建立肿瘤放射外科治疗技术应用示范点1-2个,覆盖区域人群300万以上。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10.食管癌精准筛查和分层治疗体系建设策略研究。
研究内容:基于人口统计学、血液学检验、医学影像、生活行为、测试量表等多维度特征,研究食管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构建早期诊断模型;结合上消化道内镜技术,在省内不少于5个癌症防治项目点开展高危人群筛查;研究食管癌患者预后和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可能干预靶点;构建具有我省区域特征的一体化、多学科、全周期的食管癌精准诊疗体系,并推广应用,产生示范效应。
考核指标:建立食管癌综合性筛查、诊疗体系,形成专家共识或临床指南1项,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3-5项,培养一批相关人才及团队。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11.人脑胶质瘤空间转录组资源库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脑胶质瘤空间转录组生物信息分析模式,包括对脑胶质瘤微环境,胶质瘤发生发展等关键机制。建立人脑胶质瘤样本的收集和保存规范化流程,建立胶质瘤PDX模型,建立满足国际相关标准的胶质瘤原代细胞系。
考核指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脑胶质瘤空间转录组测序分析模式,培养多株人脑胶质瘤细胞系,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制定适宜推广的人脑胶质瘤原代细胞系培养技术规范;授权专利转化实施2项以上,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依托产业基地规模培养人脑胶质瘤原代细胞系并向社会推广应用。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12.骨与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关键机制和治疗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软骨细胞衰老和代谢失衡调控在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筛选出新的骨关节炎早期有效干预靶点,并在开展新型骨关节温控水凝胶靶向药物制备和临床转化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基础上探索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修复策略。研究防治骨与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优势物理治疗技术与关键治疗参数,以及优势技术治疗骨与关节退行性病变的生物学效应与治疗作用,建立关键物理治疗技术体系及应用示范标准。
考核指标:阐明软骨细胞衰老和代谢失衡调控在骨关节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机制,优势物理治疗技术干预骨与关节退行性病变的疗效与机制。突破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温控水凝胶靶向药物制备的关键技术1-2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骨与关节退行性病变专病物理治疗关键技术或仪器,申请专利1-2项;
2021-07-16